丹頂鶴雕塑常以長壽、忠貞的形象在各國的文學和美術(shù)作品中出,殷商時代的墓葬中,就有鶴的形象出現(xiàn)在雕塑中,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的青銅器鐘,出土的禮器上就刻有仙鶴的形象。除了在文學作品之外,仙鶴在道教的發(fā)展中也屢見不鮮。
丹頂鶴的聲音非常高亢和宏亮,這是因為它的發(fā)音器官比較特殊,它的頸脖細長,鳴管也長,長度能有1米以上,是普通人類氣管長度的五六倍,且末端成卷曲狀,盤曲于胸骨之間,就像西洋樂中的銅管樂器一樣,發(fā)音時能引起強烈的共鳴,聲音可以傳到3-5公里以外。
丹頂鶴多以群居方式生活,或是成雙,或是在族群里生活,覓食地和棲息地也一般較為固定,丹頂鶴非常聰明,他們覓食或是休憩時,常派出一只成年的鳥巡邏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危險時就發(fā)出叫聲,用以警示其他同類。丹頂鶴的文化意義:因丹頂鶴較長的壽命所以常與松樹聯(lián)系在一起,具有長壽的含義。
丹頂鶴的寓意和象征:丹頂鶴又被稱“仙鶴”,有兩種寓意:第一,因為丹頂鶴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比較高貴長壽的鳥,所以一般象征長壽、富貴。第二,也常把丹頂鶴作為官員職位高的一種象征。例如仙鶴在空中飛翔的圖案,就象征著“一品高升”;以旭日東升為背景,仙鶴飛翔,就象征著“指日高升”。